我能做些什么,來預(yù)防過勞死呢?
疲勞積少成多,由量變到質(zhì)變,最終演變成慢性病,甚至猝死。因此,我們最好要及時將疲勞消滅在“萌芽”階段。
1、要懂風險
不必因為對“過勞死”的恐懼就不敢承擔有挑戰(zhàn)的工作任務(wù),但必須認識并重視“過勞死”的防治。這樣才可以避免悲劇的發(fā)生。
2、懂得應(yīng)對疲勞
當邁入上文中提及的過勞死的第四步--開始得病,這個階段的人應(yīng)及時到醫(yī)院體檢,解決已有的健康問題,并捕捉尚未“萌發(fā)”的疾病。并且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睡眠、運動,至少堅持1周以上,讓身體恢復(fù)原有的步調(diào)。出現(xiàn)憂郁情緒切不可濫用藥物,可通過找朋友聊天,參加團體活動等方式調(diào)節(jié),不能自我調(diào)節(jié)的可以尋求醫(yī)生的幫助。
具體來說就是:
(1)定期體檢
有關(guān)資料表明,直接促成“過勞死”的5種疾病依次為:冠狀動脈疾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
把這條信息反過來讀就是積極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可以減少“過勞死”。
大家需要定期檢測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避免超重并戒煙。即使沒有上述情況,每個人也要重視健康體檢,對自身健康狀況的準確把握可以避免承擔超過身體承受能力的工作任務(wù),對疾病的早期積極治療可以避免健康狀況惡化。
?。?)主動休息
如果條件允許,盡量按生物鐘作息。
睡眠節(jié)律的紊亂會讓人承擔非常巨大的壓力,疲勞更容易發(fā)生。即使需要上夜班,也盡量讓作息制度穩(wěn)定,這樣有利于身體的適應(yīng)。盡量每日三餐進食,且要強化三餐營養(yǎng),優(yōu)化飲食結(jié)構(gòu),避免高油高鹽飲食,也要避免暴飲暴食。
要學會主動休息。不要只在累的干不動的時候被動休息,主動休息不僅可以放松身心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是事半功倍的休息方式。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式:
其一,重要活動之前抓緊時間先休息一會兒。如參加考試、競賽、表演、主持重要會議、長途旅行等之前,應(yīng)先休息一段時間。
其二,保證每天8小時睡眠,周末應(yīng)進行一次“整休”,輕松、愉快地玩玩,為下一周緊張、繁忙的工作打好基礎(chǔ)。
其三,做好全天的安排,除了工作、進餐和睡眠以外,還應(yīng)明確規(guī)定一天之內(nèi)的休息次數(shù)、時間與方式,除非不得已,不要隨意改變或取消。最后,重視并認真做好工間休息,充分利用這段短短的時間到室外活動,享受日光浴或做深呼吸,或欣賞音樂,使身心得以放松。
(3)積極運動
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勞逸結(jié)合,保持休息,也要經(jīng)常運動,以增加體能儲存,每周散步4~5次,每次30~45分鐘,或一星期進行3~4次溫和的戶外活動,每次30分鐘,都是必要的。運動不僅可以緩解疲勞還可以強健體魄,可謂一舉兩得。
(4)保持愉快
不僅是軀體疲勞會導致過勞,心理性過勞--失望、焦慮、恐懼、神情沮喪等也可使人精力衰竭。
當一個人感到煩惱、苦悶、焦慮的時候,他身體的血壓和氧化作用就會降低,而人的心情愉快時,整個新陳代謝就會改善,免疫力也會提高。同樣強度的工作,積極快樂的完成比消極不滿的勉強完成要輕松的多。學會享受工作本身的樂趣,神清氣爽的戰(zhàn)勝疲勞。
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也隨之不斷增加。既然無法逃避,就積極的面對,科學過勞,遠離“過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