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腫大是什么引起的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與副流感、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屬于副黏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型,1934年自患者唾液中分離得,并成功地感染猴及“志愿者”。病毒直徑為85~300nm,平均140nm。對物理和化學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1%甲酚皂溶液、70%乙醇、0.2%甲醛溶液等可于2~5 min內將其滅活,暴露于紫外線下迅速死亡。在4℃時其活力可保持2個月,37℃時可保持24h,加熱至55~60℃時經10~20min即失去活力。對低溫有相當的抵抗力。該病毒只在人類中發(fā)現(xiàn),但可在猴、雞胚、羊膜和各種人和猴的組織培養(yǎng)中增生。猴對本病毒最易感。該病毒抗原結構穩(wěn)定,只有一種血清型。但有六個基因型,即A~F。我國學者在1998年發(fā)現(xiàn)一個新基因型,核苷酸水平差異在0.8%~4.5%,氨基酸水平差異在3.5%~12.3%。
腮腺炎病毒的核殼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具有可溶性抗原(S抗原),其外層表面含有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和一種血凝素糖蛋白(hemagglutinin glycoprotein),具有病毒抗原(V抗原)。S抗原和V抗原各有其相應的抗體。S抗體于起病后第7天即出現(xiàn),并于2周內達高峰,以后逐漸降低,可保持6~12個月,可用補體結合方法測得,S抗體無保護性。
V抗體出現(xiàn)較晚,起病2~3周時才能測得,1~2周后達高峰,但存在時間長久,可用補體結合、血凝抑制和中和抗體法檢測,是檢測免疫反應的最好指標,V抗體有保護作用。感染腮腺炎病毒后無論發(fā)病與否都能產生免疫反應,再次感染發(fā)病者很少見。
于病程早期,可自唾液、血液、腦脊液、尿或甲狀腺等分離出腮腺炎病毒。本病毒很少變異,各毒株間的抗原性均甚接近。
腮腺腫大專家解答疑難 更多>>
暫無相關專家答疑!
腮腺腫大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 流行性腮腺炎
- 病因流行性腮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 檢查流行性腮腺炎要做什么檢查?
- 并發(fā)癥流行性腮腺炎會引發(fā)什么疾病?
- 預防流行性腮腺炎要怎么預防?
- 癥狀流行性腮腺炎有什么癥狀?
- 診斷鑒別流行性腮腺炎如何鑒別?
- 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怎么治療?
- 找藥品流行性腮腺炎需要吃什么藥?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血清淀粉酶(AMS) 、 淋巴細胞計數 、 中和試驗 、 T細胞花環(huán)形成試驗
[最常用的藥物]
腮腺腫大對癥藥品更多>>
暫無相關藥品!
您最近瀏覽過的癥狀
癥狀庫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h3>
患者關注排行榜
腮腺腫大最新文章
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