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這里治咳嗽!多數(shù)人不知道
灸中府的時候,胸悶的感覺出現(xiàn)了。灸了一會,我問他能熱到哪里,他說胸口感覺到很熱。再灸了一會聽到朋友呼吸重,聲音大,我問他怎么了,他回答覺得胸悶,心堵。
秋葵的功效與作用
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艾葉性溫加之點燃熏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真正懂得了艾灸的原理,是沒有必要擔心艾灸上火的。艾是純陽之物,破一切邪淤。邪者,風,寒,濕,火,燥都是病邪。
灸中府的時候,胸悶的感覺出現(xiàn)了。灸了一會,我問他能熱到哪里,他說胸口感覺到很熱。再灸了一會聽到朋友呼吸重,聲音大,我問他怎么了,他回答覺得胸悶,心堵。
中醫(yī)說,“肝開竅于目”,就是說眼睛的疾病問題歸肝管,肝俞調肝;又說“肝腎同源”,肝的功能好壞與腎的功能有密切關系,“腎上開竅于耳”,熏灸腎俞和耳部調腎。
刺激漏谷穴可以采用點按的方法:以大拇指指腹按住漏谷穴,以穴位局部有酸脹感為佳,逐漸用力深按,保持6秒然后松開,休息6秒后再深按,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huán),一般點按5到10分鐘。
由于涌泉在人體的最下部,居于腳心的位置,所以在刺激的方式上,所以艾灸最為常用。當然,涌泉也可以進行針刺,但是由于足底的角質層比較厚,針刺的時候非常疼痛,所以更多的時候用于急救昏迷等神志不清醒的病人。
近視眼,艾灸治療近視眼以眼周圍穴位為主?;颊呷∽换蚺P位,可以在眼周穴位來回艾灸,自己感覺微熱或周圍皮膚潮紅即可,然后艾灸睛明、魚腰、瞳子髎、四白、每穴艾灸3-5分鐘。
中醫(yī)學認為:臍是奇經八脈之一任脈上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闕穴既與十二經脈相通,也與十二臟腑和全身相連,故具有理腸止瀉、健脾和胃、調理陰陽等作用。
患者于1954年9月因感冒引起喘病,發(fā)作時,呼吸困難,張口抬肩,不能平臥,秋冬發(fā)作頻繁且重,每次注射氨茶堿、麻黃素等才能平喘,但不能根治。
本穴喜灸而禁針刺,能溫通元陽、復蘇固脫、調和脾胃、益氣養(yǎng)血。對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虛喘等有防治作用。還有提高免疫力、調節(jié)臟腑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