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給糖尿病帶來的挑戰(zhàn)
2013年的《中國成人糖尿病流行與控制現(xiàn)狀研究》指出:60~69歲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23%,70歲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25%。隨著年齡的增大,糖尿病的管理也會變得更加困難,尤其是在60歲以后
現(xiàn)目前,很多人對糖尿病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以為糖尿病就是吃糖引起的,其實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時為糖耐量損傷(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時為空腹血糖損傷(IFG)在我國醫(yī)生在作出診斷時往往要結(jié)合臨床癥狀加以考慮,如果有癥狀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達到上述糖尿病診斷標準,就可以判定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癥狀,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時達到上述標準,才可以判為糖尿病。
2013年的《中國成人糖尿病流行與控制現(xiàn)狀研究》指出:60~69歲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23%,70歲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25%。隨著年齡的增大,糖尿病的管理也會變得更加困難,尤其是在60歲以后
人體內(nèi)心、肝、脾、肺、腎合稱“五臟”。我們知道,調(diào)理好人的五臟,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生活中很多人都很注重對五臟的調(diào)理,要想調(diào)理好人的五臟,就必須要知道最傷害五臟的壞習慣是什么
在我國糖尿病還呈現(xiàn)年輕化的趨勢。專家指出,20年前糖尿病患者基本都在45歲以上,但現(xiàn)在二三十歲的病人比比皆是。特別需要警惕的是,糖尿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增加。
有些糖尿病患者自作主張少吃一頓飯,認為不吃飯就不用服降糖藥了,其實,降糖藥的目的是為了抵消高血糖。不按時吃飯還容易導致餐前低血糖,同時由于少吃了一餐,必然導致下一餐的攝入量增大
有許多因素影響著血糖水平,臨床研究中很難控制好這些非“午睡”的但與糖尿病發(fā)病相關(guān)的因素,從而來專門科學地評價“午睡”對血糖的影響。
維持嚴格的血糖和血壓控制以及規(guī)律進行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篩查,是預防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和視力丟失的關(guān)鍵。由于糖尿病是白內(nèi)障的一種危險因素,控制血糖還有助于預防白內(nèi)障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