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癥患者的家人或朋友,可能會有一些誤解或錯誤的認識,比如:認為焦慮就是不夠堅強、缺乏恒信和毅力、意志不堅定的表現(xiàn),然后就會拼命鼓勵患者要堅強起來,就可以去克服焦慮的癥狀。
對于自責、假期作業(yè)沒有好好完成的同學,從現(xiàn)在起要開始認識到“開學”的現(xiàn)實,少些抗拒,集中精力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患者對日?;顒尤狈εd趣,對各種娛樂或令人愉快的事情體驗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責、內(nèi)疚。常感到腦子反應(yīng)遲鈍,思考問題困難。遇事老向壞處想,對生活失去信心,自認為前途暗淡,毫無希望,感到生活沒有意義,甚至企圖自殺。
研究發(fā)現(xiàn),焦慮會加速衰老。人體染色體末端有個“帽子”,叫做端粒,隨著年齡增長,端粒會逐漸縮短,導(dǎo)致細胞壽命變短。焦慮癥患者染色體的端粒長度明顯短于正常人,這主要與體內(nèi)抗壓系統(tǒng)紊亂有關(guān)。
社交焦慮就是一種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覺得不舒服、不自然,緊張甚至恐懼的情緒體驗。嚴重的情形是,每天的各種活動:走路、購物、社會活動甚至打電話都是對他們很大的挑戰(zhàn)。
當孩子做錯了事或情緒不穩(wěn)時,告訴他“沒關(guān)系”、“大膽些”、“不要怕”、“再試一次”、“爸爸媽媽相信你”之類的話,一段時間以后,孩子可能會走出焦慮,建立起自信,學會應(yīng)對困難,并形成開朗樂觀的性格。
如果你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或體驗,說明焦慮已經(jīng)悄悄藏進了你的心里。因為種種原因,焦慮無法避免。在心理學家眼中,造成中國人焦慮的兩大核心,一個是害怕變化,一個是怕窮。